栗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。
栗子煮粥或副食品,可預防嬰兒腹瀉、口角炎、舌炎、唇炎等核黃素缺乏癥的發生。
專家介紹,同為堅果類食物,栗子不像核桃、松子、白果等脂肪含量高(幹核桃的脂肪含量高達60%),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尤其一些地方産的板栗碳水化合物含量達到78.4%,蛋白質含量為5.3%,脂肪含量僅為1.7%。此外,栗子中還含有中等量的鉀和胡蘿卜素等。
雖然栗子的營養成分類似于穀類食物,但是不要把栗子當成飯來吃。如果為調整口味或改變花樣,可以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作零食或做成菜。栗子含有大量澱粉,澱粉可以轉化為熱量,所以也不要在飯後吃栗子。
但反之,寶寶最需要的是澱粉和熱量,所以其實是適合寶寶的。
只是栗子雖然好吃,卻並非人人適宜。
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者:不宜多食,否則會阻滯腸胃、妨礙消化,每次吃3至5個為止。
糖尿病人:栗子熱量較高,多食容易導致血糖升高,糖尿病人在吃栗子時應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。
高脂血症病人:多吃栗子會使甘油三酯升高,加重血脂異常。
所以寶寶如果腸胃不適時,就不要給他太多的栗子唷
- 今日食材
- 栗子一份
- 雞高湯 (建議用有肉的雞去燉高湯,不要只有雞骨,有肉的湯比較甜)
- 荸薺一份
- 雞絞肉一份
- 豬絞肉半份 (就是雞絞肉的一半)
- 薑1片
- 蔥一隻切成大段
- 澳洲馬鈴薯一小顆
- 麵條一份 (今天我們用烏龍麵,您也可以用麵線或其他麵條)
如圖 1 : 首先,用刀將栗子外殼劃破成十字形後,放入沸水鍋滾約20分鐘連水倒出,剝去殼和衣膜後,再用沸水燙約1 分鐘撈起;…
如圖 2 : 將去皮的荸薺,洗淨後,也放入切碎中,一起切成碎丁… (不太會咀嚼的寶寶,媽咪可以用刨絲的 )
如圖 3 : 澳洲馬鈴薯一顆其實不大,就一個手掌左右,也是削皮後,泡約10分鐘的水…
如圖 4 : 將泡過的馬鈴薯沖過水後,一起放進攪拌器中,一起打碎他…
如圖 5 : 新鮮的雞絞肉及新鮮的豬絞肉,我買回來時,通當會買少量,然後馬上將用不到的部份放在密封袋中壓平保存,然後送進冷凍庫。
將來要用的時候,就「搬」一小角拿下來用就好了。
如圖 6 : 把新鮮的雞絞肉及「燙過」的豬絞肉一起和栗子、荸薺、馬鈴薯、薑、蔥段、高湯都放入內鍋中,外鍋二杯水,然後悶煮!
如果是新鮮現宰的雞肉絞肉,我就不另外進行汆燙的動作,但豬肉無論如何我都會燙過,我家的習慣
電鍋跳起來後,就呈現下圖的狀態。然後把薑片、蔥段都挑起來後,再入切成碎丁的麵條…
外鍋2杯水,再一次按下電源…
電鍋跳起來後,灑上一咪咪的鹽 (不用調味料的寶寶可省略)
然後裝盤後再灑上一咪咪的黑楜椒粉就大功告成嘍
栗子煮粥也很好吃,這個季節栗子很好吃呢… 媽媽不彷也可以做一些栗子炊飯或海鮮栗子粥給全家人享用
我家寶貝真的好愛電話唷… 是神的手機吔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