脹氣是寶寶的家常便飯,不要以為你家寶寶和家人,便便容易、食慾正常就沒有脹氣嘍!!
這篇網章,分享給大家… 希望對您是有幫助的!!
脹氣導致肚子脹脹的不舒服?消除脹氣有撇步!
脹氣,顧名思義就是腸胃中有較多的氣,而令人感到肚子脹脹的不舒服。無論大人小孩都可能會有脹氣的問題,不過因為嬰幼兒的腸胃尚未發育完全,所以更容易有脹氣的問題。因為嬰幼兒與大人之間的差異,我們除了向大家介紹脹氣的常見原因和改善和預防的方法外,也會另外討論嬰幼兒脹氣,先做好自我的照護,如有需要再去找醫師求診。
腸胃中的氣是從哪裡來的呢?主要為兩大部分:從嘴巴吞下的氣體和食物在腸胃中消化產生的氣體。所以只要腸胃中的氣體變多了,卻沒有藉著打嗝由口排出、或藉著放屁由肛門排出,就會積在腸胃造成脹氣。所以治療和預防脹氣的基本原則,就是避免從嘴巴吞下氣體、減少食物在腸胃中消化產生氣體,以及幫助氣從口或肛門排出去。
我們就先來討論脹氣的常見原因。吃東西吃得很急很快,而且喜歡邊說話邊吃東西,這樣會吃進比較多的空氣。比較容易緊張的人,會常做吞口水的動作,也會嚥下比較多的空氣。喝可樂、汽水等含氣的碳酸飲料,或使用吸管喝飲料,也會將較多的氣體喝下。嚼食口香糖,容易吞下較多的空氣。抽煙的人,抽煙時亦會將空氣吸進肚子裡。有假牙的人如果假牙太鬆,進食或喝飲料時,會吞進較多的空氣。吃太多或暴飲暴食,也容易造成脹氣。豆類、地瓜、芋頭、花椰菜等易產氣食物,這些食物在腸胃中消化時容易產生較多的氣體。有些含山梨醇等代糖或果糖的食物,在腸胃中消化也易產氣。突然太快或太多增加纖維質的攝取,也可能造成脹氣。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或油炸食物,會延緩食物消化的時間,讓食物有更長的時間發酵,也會產生較多的氣體。便秘會讓食物殘渣在腸胃中停留較久,容易造成脹氣。乳糖不耐症的人,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,無法消化牛奶中乳糖,所以喝牛奶時容易造成腸胃不適、脹氣、糊便、甚至腹瀉。腸躁症、急性腸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膽囊疾病等腸胃疾病,有時也是造成脹氣的原因,尤其腸躁症常以脹氣的症狀來表現。
由於容易產氣的食物還不少,我們分類來向大家介紹一下。主食類:地瓜、芋頭、馬鈴薯、玉米、糯米、燕麥片、全麥麵包等。豆類:扁豆、大豆、豌豆、紅豆、綠豆、豆干、豆腐、豆漿等。蔬菜類:花椰菜、韭菜、洋蔥、白蘿蔔、小黃瓜、高麗菜、橄欖菜等。水果類:蘋果、柚子、甜瓜、葡萄等。飲料類:牛奶、汽水、沙士、可樂、碳酸飲料、乳酸飲料等。其他像是油炸品、精緻甜點、口香糖,也是比較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。
接下來我們來談改善脹氣的方法,也就是常脹氣的人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項。細嚼慢嚥,不要邊吃東西邊說話,也不要吃太飽。避免嚼口香糖、喝碳酸飲料,不要用吸管喝飲料,改用杯子喝飲料。有抽煙的人,請戒煙。假牙太鬆,請至牙科矯正。容易緊張的人,注意自己常做吞口水的動作,也會嚥下比較多的空氣。想放屁時,可以暫時迴避一下,不要憋氣。少吃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和油炸食物,也避免含山梨醇等代糖或大量果糖的食物。依據個人過往的經驗,找出容易造成自己脹氣的食物,再避免去吃它,而不是所有易產氣的食物都不吃。因為很多易產氣的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或高纖食物,對健康很有益處,不該完全都不吃。如果豆類經過長時間的浸泡,再加蓋用壓力鍋煮,可使產氣的物質減少,而減少脹氣的機會。要增加高纖食物的攝取量時,建議採漸進的方式,以避免造成脹氣。乳糖不耐症的人,避免喝牛奶,或試著少量喝,或試著添加麥片一起喝看看。餐後散步,溫和的運動可幫助消化,而且幫助腸胃蠕動,使氣體較快通過腸胃道。規律運動、大量喝水,可避免便秘,減少腸氣產生。脹氣不舒服時,可試著平躺,並將兩腿膝蓋向上拉至胸部,這樣可幫助排氣,舒緩脹氣。
嬰幼兒應為腸胃尚未發育完全,比較容易脹氣,所以我們更需要了解嬰幼兒脹氣的原因和預防之道。因為喝奶時,多少都會吸進一些空氣,所以寶寶喝完奶後,要記得一手將寶寶直立抱著,另一手將手指併攏、手掌拱成杯狀,輕拍其背,幫助寶寶打嗝排氣,可避免寶寶脹氣或溢奶。喝配方奶的寶寶,會因為奶嘴的形狀不夠吻合寶寶的嘴形、奶嘴過大或過小,使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,吸入較多的空氣,而造成脹氣,所以要選擇適合寶寶的奶嘴。此外,如果寶寶已喝完奶瓶中的奶,而大人卻忘記將奶瓶取出,也容易讓寶寶,誤食大量空氣。寶寶哭鬧的時候,也比較容易吸入空氣,如果加上哭鬧時鼻子上有鼻涕,寶寶用嘴巴呼吸,就會短時間產生脹氣。所以在寶寶哭鬧的時候,要盡快安撫並找出哭鬧的原因加以排除,使寶寶保持情緒穩定。而乳糖不耐症的寶寶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,吃下的乳糖被腸內菌發酵後,產生氣體造成脹氣,則建議選擇無乳糖或低乳糖的配方奶。寶寶到了四個月至六個月大的時候,會開始添加副食品,要採漸進式少樣少量慢慢添加,除了可以避免寶寶過敏,也可避免寶寶一次吃太多產氣的食物,而造成脹氣。發現寶寶脹氣時,可以先幫寶寶塗脹氣膏,在喝完奶一個小時後再用脹氣膏或嬰兒油,按摩寶寶的腹部。
現在大家對脹氣這個常見的症狀應該都有基本的認識了,平時大家就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,常脹氣的人更要對改善和預防脹氣的方法多多了解,並身體力行。但因為有些脹氣是由疾病造成的,所以當你的脹氣持續三天以上、或伴隨嚴重腹部疼痛、腹瀉、黑便、血便等情形,還是需要去找家醫科或腸胃科醫師求診。而嬰幼兒的脹氣如經過上述的處理,仍未改善,且合併嘔吐、嚴重腹瀉、發燒、肚子嚴重鼓脹、呼吸急促、活動力不佳、或體重下降等情形,也是建議及早就醫,找小兒科醫師診治,以免延誤病情。
本文作者【書田診所 林兆啟醫師】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】提供
中醫觀點
腸胃脹氣的保健
中醫師洪金蘭
在平常的看診當中,常常會聽到患者抱怨,腰酸背痛、胸悶倦怠
頭暈失眠、眼酸乾澀、二便不利、精神無法集中…..等現象,雖然經過西醫檢察,亦無任何異常。對於這些從頭到腳的不舒服,其實有部分原因都是來自腸胃脹氣的問題,而自己不知道,卻造成身體諸多的不適,尤其在繁忙的工作當中更容易被忽略了。如果以上這些症狀確定是由腸胃之因所引起,那麼只要調整腸胃,改善生活壓力就可以將病情緩解下來。
為什麼腸胃脹氣會造成這些不適?
一、胃腸消化不良時,腸道中就會積存許多無法消化掉的食物,這些代謝慢的食物便會在腸道中發酵產氣,使得腹壓升高,升高的腹壓會向後波及至腰,胃的脹氣反射至背,腸的賬氣反射至腰?,而造成腰酸背痛的現象,當脹氣持續時會將橫膈膜往上提,引起頭頸肩背的酸痛,而橫膈上提亦使得肺氣交換不充分,間接造成呼吸不暢胸悶石壓感,這時體內含氧量便不足,頭暈頭痛、疲勞倦怠、注意力不集中就跟?來。
二、大小腸、卵巢、子宮、易受腸胃賬氣時之壓迫而引發疼痛,或疝氣、肛門、子宮下墜及一些婦科疾病,膀胱也會形成反射性的頻尿或尿少水腫等問題來,而長期胃腸功能低下便溏腹瀉太頻繁,會使得營養物質不能完全被吸收,時間久了造血功能便不足,這時眼睛就容易乾澀,中醫?:「肝藏血,肝開竅於目」都是相關的因素。
三、胃居人體的中焦為陽氣下行的道路,陽氣必須入於陰才能睡眠,當胃中有阻塞時就會防礙氣的下行而無法入眠,所謂:「胃不和,則臥不安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為什麼胃腸會脹氣?
精神壓力:胃腸是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當我們平常處在緊張壓力的時候,交感神經就會興奮副交感神經就會被壓抑,副交感神經被壓抑時胃腸蠕動就下降,腸胃中未被消化的食物極易發酵產氣。或個性容易焦慮、憂鬻的人也會造成氣滯使得腸胃機能衰弱間接影響消化。或長期同一姿勢坐辨公桌缺乏運動的生理壓力反應都是脹氣之因。
飲食因素:平時吃太飽、太快、太油膩、太多生冷硬物超越了脾胃的運化能力,就容易導致積滯難消,或過饑不食、過度勞累,使得脾氣虛弱無力運化也會產生脹氣。
體質因素:高血脂症、高血壓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肝?疾病、腹腔腫瘤、心肺功能差者往往血循環比較差,也會妨礙消化。
其它:如剖腹產或任何腹腔手術後,所造成的腹腔沾黏也會影響消化功能而容易脹氣。雖然胃腸脹氣有這幾項原因,但以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壓力為主要因素。
中醫治療方式
氣滯型:以精神壓力居多,症見脈弦、脅肋痛、急燥易怒、治宜疏肝理氣,健胃寬腸,藥如:祡胡、香附、砂仁、枳?等
食積型:飲食過量、飽脹?氣、舌苔后膩者、宜消食化滯,藥如:山楂、神麴、麥芽等幫助消化。
氣虛型:精神倦怠、臟腑下垂、舌質淡白、脈沉細無力者,宜健脾胃,稍佐消導藥物,如黃耆、人參或黨參、再加陳皮、蘇梗等。
瘀血型:四肢容易麻或見瘀瘢刺痛者,宜活血化瘀,藥如:當歸尾、桃仁、紅花、川七等。
日常生活保健
一、養成細嚼慢嚥、定時進餐、吃七分飽的飲食習慣、適量的蔬果及水份、減少刺激和肉類的攝取、戒煙酒、並避免傷胃的藥物。
二、適度減輕生活的壓力,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,改變身體不良的姿勢和坐姿。
三、脹氣嚴重時應暫時減少蛋白質類、油炸、糯米類食物的攝取,並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,進食前先做排氣的運動以助消化和吸收。
四、練功、按摩療法有流暢氣機、通利腸胃、疏肝健脾的作用,若能每天勤於練習,持之以恆定能受益。方法如下:
1、運腰健腸胃:兩手插腰以腰部為軸,向左旋36圈再向右轉36圈,轉動時弧度要逐漸增大,身體放柔軟自然呼吸。
2、甩手運動:兩腳與肩同寬,雙膝微屈,雙手前後自然擺動
3、坐位或站立,右手掌輕輕放於上腹胃部,慢慢呼氣,呼氣時右手掌向順時針方向按摩10分鍾,再用雙手握空拳以虎口處扣擊背部。
4、平臥,撫按兩肋骨下緣,由胸骨下端延著左右骨緣順勢而下。再以雙手按臍周,順時針方向按揉,揉按時要稍加壓力使能作用到較深的部位,但以不引起不適為度。
5、平常緊張忙碌後,應坐下來稍微休息片刻,並用雙手由上而下按摩臉部,拉拉兩耳朵,再按摩頭部及後髮際、頸肩部,然後閉上雙眼,全身放輕鬆,靜坐5分鍾。
腸胃脹氣在初期都沒有什麼感覺,是件極易被忽略的事,但累積久了體內不正常的氣會使得組織器官的機能低下,阻礙器官的正常活動,進而影響身體其它部位的功能,或加重病情,如狹心症、氣喘、肺氣腫、閃腰、腹腔疾病……等問題,所以千萬不可輕忽它的存在。現在來?查一下自已是否脹氣了?如果您整天都沒什麼饑餓感,咽喉常有異物感,常打嗝或放屁,或悶脹在體內氣出不來,莫名明奇妙的不舒服,再拍拍腹部,可以隱約聽到類似擊鼓皮的聲響,那麼可以肯定您的腸胃生氣了。
脾胃是我們的後天之本,飲食入胃,必須要有腸胃的健旺才能發揮它吸收的功能,要元氣充足,精神狀況良好須有健康的胃腸做後頓,所以一定要輕鬆生活不生氣。
文章擷自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hin-ying20008/article?mid=1000&prev=23&next=998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