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拔拔超愛吃蘑菇,沒事兒家裏就有一堆蘑菇,等了九個半月的這一天,想開始給小公主吃她拔拔凡間國度裏的人間美食,諮詢了一下大伯,把養份計算過後,就決定動手來做蘑菇副食品給我家娃兒吃!! 因為蘑菇對體弱的小朋友是好處多多,這個時節,天氣變化很劇烈,小朋友很容免疫降低,蘑菇這個時侯吃再好也不過了
。
蘑菇又名雙孢蘑菇、白蘑菇、洋蘑菇、蒙古蘑菇、蘑菰、肉菌、蘑菇菌,各地區對蘑菇的名稱有所不同,但蘑菇一名比較通用。真菌門蘑菇科,蘑菇富含18種氨基酸、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鈣、鐵等礦物質,無機質、維生素、蛋白質、植物纖維素等豐富的營養成分,熱量低。
功效:
一:益氣開胃,久病虛羸及老人小兒體弱者;二:托痘疹;三:抗癌;四:降血糖。適宜於老年人、糖尿病、白細胞減少症、傳染性肝炎、高脂血症、維生素B2缺乏症等患者食用。主治:傳染性肝炎,小兒麻疹透發不快。
今天選擇我們猴子大廚「山姆叔叔」口中的「意大利甜瓜」來搭配。哈哈,就是地瓜啦,叔叔說,只要處理得當,蘑菇+地瓜的口感及香味會像南瓜,對南瓜有敏感的小寶寶,或對吃南瓜久了會皮膚黃這個有迷思的媽咪們,可以用地瓜來代替唷。
地瓜是一種鹼性食品,含高纖維素,除可以滑腸通便外,還可中和人體內所累積過多的酸,如吃太多的肉類、蛋、或疲勞引起的酸。此外地瓜中的膠原及粘液多醣類物質,可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與保持血管彈性,加強多餘膽固醇的排泄作用,是一種好吃又有用的蔬菜。
地瓜味甘、性平,有補中和血、益氣生津、寬腸胃及通便秘的功用,地瓜有豐富的澱粉質及纖維質,且有維生素C、K,是常見的主食之一,但地瓜不可多食,容易產生脹氣及排氣的副作用。吃地瓜的好處有:(1)減肥。(2)改善體質。(3)降血糖。(4)防止便秘、痔瘡。
地瓜的烹煮方法,也應符合自然律例。夏季天氣熱,地瓜應該以蒸食為主;冬季稍微寒冷,就不再以蒸地瓜為限,可依個人口味享用烤地瓜或蒸、煮地瓜。
泡泡媽要提醒您,蒸地瓜時最好不要和米飯一起混合,最好是以電鍋分層蒸煮,以免地瓜的糖分滲透進米飯當中,導致米飯在濕熱的氣溫中加速腐敗,相同的原因,地瓜稀飯最後不要最太多,以能馬上吃完為原則,或馬上冷凍處理保存。
- 今日食材 (約四碗粥的量)
- 紅蕃薯3條
- 蘑菇兩把
- 綜合五穀米和糙米一杯 (地瓜熱量超高喔!!幾口就飽ㄌ,所以不建議放太多的米,今天用阿基師推薦的五穀飯和糙米混合)
- 高湯 (建議大骨湯比較對味)
- 洋蔥半顆
- 雞肉泥100ml


喜歡做涼拌菜,在意發煙點低的人,可選擇第一道冷壓橄欖油(extra virgin olive oil),
習慣高溫烹調,又想要保持廚房乾淨的人,可選擇Pure等級橄欖油,因為他的發煙點高,熱炒油煙也較少,我比較習慣使用的是老樹pure橄欖油,這款有回填25%的Extra Virgin Olive Oil,他能保留橄欖油的營養,又沒有油煙的問題,對於習慣熱炒的台灣媽媽們接受度也較高,我做台菜時也是用這款油唷。






